校园文化

中国教育在线:温州大学:“法治+非遗”创新普法教育,引领青少年成长新路径

2025年01月15日 陈依婷 俞颖桦 吴晓丹 韩新华 点击:[]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对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进行审议,强调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温州大学青少年法治教育协会积极响应,全面启动“游温州·体验非遗文化”主题普法课程,深入多个村社开展特色活动,为青少年带来一场法治与非遗深度融合的文化盛宴。

  温州这座文脉与商脉交织的千年古城,素有“百工之乡”之称。千百年来,非遗以匠人匠心植根民间土壤,生生不息,如木活字印刷、漆扇制作、乐清细纹刻纸等,每一种都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温州大学的普法员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非遗相结合,带领同学们跟随唐僧师徒四人的“足迹”,“沉浸式”游历温州非遗,从多个角度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4CB25

  在活动中,普法员以文化自信为基石,巧妙融入宪法知识。通过讲述国旗国歌背后的故事,解读国徽设计的智慧,从法律构成、立法背景等方面深入剖析法律条文,引导同学们深刻理解国旗国歌作为国家象征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法治观念。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动,纷纷提出关于非遗法律保护的问题,普法员一一耐心解答,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保护非遗文化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45329

  活动现场,同学们亲身体验非遗技艺。红纸折叠、剪刀细裁,木板雕琢、活字排列,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同学们将“法治”二字通过剪纸跃然纸上,在反复尝试中掌握拓印技巧。古老的非遗体验不仅让同学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将法治信仰“剪”进心中、“印”在脑海,加深了对非遗文化和法律法规的理解。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成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少年。

56C5A

  此次活动实现了普法模式的创新转变,从传统的“灌输式”普法向“交互式”普法迈进,在艺术感染、精神浸润和人文渗透中,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创作与推广,同时,强化了学生对非遗精神和法治精神的双重价值认同。温州大学青少年法治教育协会负责人陈依婷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法治与非遗深度融合,传承文化瑰宝,弘扬法治精神,让“非遗+法治”碰撞出更多精彩火花,为青少年成长贡献力量。

  

相关链接:https://zhejiang.eol.cn/zhejiang_news/202412/t20241230_2648911.shtml


上一条:温州都市报:一鹿文创+|温州市第二届文旅创意短视频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下一条:中国教育在线:温大研究生徐杰:登峰造“研”的独特学术之旅